導讀:2017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即將于6月7日~9日在上海舉行。年月CES主辦方CTA(美國消費技術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蓋瑞·夏培羅(Gary Shapiro)預言“20年后,亞洲CES Asia可能超過CES本身”。消費上海外圍(外圍女)外圍上門(微信180-4582-8235)提供高端外圍上門真實靠譜快速安排不收定金見人滿意付30分鐘內到達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蓋瑞·夏培羅
2017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即將于6月7日~9日在上海舉行。電展這是主辦一年一度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CES在亞洲的“小兄弟”。到現在為止,創新CES展已經舉辦了50屆,年月而CES Asia才只到第三屆,亞洲但是消費,CES主辦方CTA(美國消費技術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蓋瑞·夏培羅(Gary Shapiro)卻預言“20年后,電展CES Asia可能超過CES本身”。主辦
近日,創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年月夏培羅一行又來到中國,亞洲上海外圍(外圍女)外圍上門(微信180-4582-8235)提供高端外圍上門真實靠譜快速安排不收定金見人滿意付30分鐘內到達與媒體溝通了今年CES Asia的消費亮點,重申了CTA以創新和貿易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標準的愿景。
只有中國和美國適合辦全球性消費電子展
“我相信CES Asia的成功和壯大,將與中國企業的成功和壯大密不可分。中國經濟多年來延續了穩健、快速的增長,中國本地消費電子產業快速發展,消費電子市場十分活躍,這些都是CTA選擇在中國上海舉行亞洲消費電子展的原因,也是三年來CES Asia迅速擴大的原因。”夏培羅向記者表示。為美國消費技術協會(包括其前身美國消費電子協會)服務了36年的夏培羅跑遍全球多個地方,他愛思考善觀察,曾出版過兩本書,還寫過數百篇專欄文章。根據他的分析,他認為,迄今為止只有中國和美國具備成功舉辦一場消費電子展會的所有基本條件。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市場研究部高級總監 斯蒂夫?凱尼格
“全球研究顯示,對于消費電子類的技術投入,在全球范圍內有減弱的趨勢,但是我們發現,在中國這方面的投入還在不斷繼續。根據我們的預測,2017年全球范圍內在消費電子技術方面的投入將會有2%的衰退,投入總額會在9290億美元的水平。但我們預測,2017年中國消費技術市場容量會進一步擴容,會增長9%,達到2.1萬億。明年我們認為這個增長態勢還會繼續,有5%的增長。”美國消費技術協會市場研究部高級總監斯蒂夫·凱尼格(Steve Koenig)表示。
為什么出現這樣的反差?CTA的消費者調研表明,中國有著非常旺盛的消費電子技術的需求。根據CTA 2016年的調研,有59%的中國網上消費者認為自己是消費技術的早期使用者,有36%的購買者表示自己購買電子產品純粹出于娛樂的目的。斯蒂夫·凱尼格表示,消費者對使用或者采納一些電子產品的熱情,以及他們在網絡上表現出來的消費行為,都代表了中國在消費電子領域是靠前的、發達的市場。
創新交鋒是CES Asia的價值
基于這樣的判斷,CTA在本屆CES Asia上引入了19類消費電子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包括移動設備、虛擬現實、無人機、汽車技術、機器人設備、可穿戴設備、健身及運動、智能家居、3D打印、家庭娛樂等等。
“整個技術領域正在發生深遠的變化,很多行業之間進行著交融和跨越。我們希望以消費電子技術作為著眼點,作為匯合點,讓不同細分市場的企業能夠進行交互式的發展,這也是CES Asia能提供給參展者的價值之一。”夏培羅表示。
據夏培羅介紹,與CES在紐約首展時更希望促進貿易不同,CES Asia在三年前初創時就打定主意更注重對創新的推動。
“你可能會覺得有些意外,我們甚至刻意讓亞洲消費電子展規模小一點,因為我們要求任何被選中參展的企業,要么是一個知名品牌,要么有創新的產品。在亞洲展上,你不可能見到有30家同樣都是做智能手機外殼的企業,但一定可以看到各種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產品。”夏培羅表示。
據介紹,亞洲消費電子展的設計初衷是希望能夠將創新作為共同的標準,把不同垂直行業的消費電子產品和技術匯集到展會上,讓參展者尤其是企業管理者通過跨界的了解和交互,得到新的啟發,形成新的產品和創新。“跨界產品之間產生協同效應,這是我們所樂見的,也是能帶給企業高管的一個增值。”夏培羅表示。因此,在2017CES Asia上,主辦方將設置50多場針對不同領域的高峰論壇。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國際項目高級總監兼亞洲消費電子展展會總監 約翰?凱利
據全權負責亞洲消費電子展展會的美國消費技術協會國際項目高級總監約翰·凱利(John T。 Kelley)介紹,2017年亞洲消費電子展的展會規模比去年增加10%,總的展覽面積將達到四萬平米;參展企業數已經從去年的375家躍升到450家,包括再次參展的中國移動、華為、大疆、大陸集團、BMW、奔馳、魔聲、安吉星、沃爾沃、京東、騰訊、百度等,也包括新參展的長虹、海爾、康佳、比亞迪、現代、本田、NEVS等,甚至還有75家初創企業。此外,在此次亞洲展上還會首次發布對于中國消費者的洞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