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開為什么不再賣電視?做生態,是不是趟地雷?

做互聯網電視出身的視做生態酷開,完全剝離電視業務,地雷專注做系統、酷開賣廣告,不再不趟靠譜嗎?賣電會不會趟樂視趟過的雷?!
為什么不再賣電視?
王志國表示,剝離電視業務與酷開核心戰略有關,視做生態西安灞橋找外圍(外圍網紅)找外圍vx《365-2895》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而戰略改變的地雷標志性事件是百度和酷開的合作——酷開估值達到百億,只能選擇獨立上市。

要獨立上市涉及幾個層面:第一,為避免同業競爭,酷開不再做電視。第二,酷開未來的商業模式不能靠酷開一年賣百十來萬的電視機構成。第三,酷開希望三年之內能夠達到使用酷開系統的億級終端規模。需要更快的增長速度,所以必須聚焦——將所有精力聚焦在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個開放平臺的生態。
據悉,2016年,酷開將系統開放,2017年完成的行業內主要幾家電視機廠以及運營商的簽約。接下來,基于TVOS,融合酷開 OS和百度Duer OS,將自有資源與百度資源接入,酷開將打造超級智能系統。王志國強調,下半年新品遙控器全部標配遠場麥克風。如何能夠百發百中的命中用戶每一個搜索需求,是酷開發展語音的最關鍵,也是其選擇百度作為合作伙伴的關鍵要素。他還分析了百度與科大訊飛的不同之處。
做生態,是不是趟地雷?
王志國說,“酷開要構建一個真正超級智能電視系統的生態”。這話聽著十分耳熟,尤其超級生態這提法。家家都想做生態,BAT做大生態,其他企業做小生態,喜歡使用“超級”“顛覆”這些詞的樂視更是互聯網電視圈的生態先鋒。如今,樂視生態早已崩盤,酷開會不會趟到和樂視同樣的雷?
同許多做生態的企業一樣,王志國也首先表態,構建這個生態有一個核心關鍵點——并不是把別人的用戶拿到酷開來。而是為了讓所有的合作伙伴共享酷開的技術能力和運營能力的基礎條件之下,把用戶拼接起來,創造大屏價值——這一生態核心是系統的支撐。

王志國介紹了酷開的三個OS融合系統:總局的TVOS+酷開OS+百度Duer OS系統。酷開有核心媒資庫,高品質的內容是未來大屏最關鍵的特點。人工編輯+智能推薦將激發媒資庫潛能,提供逛街式體驗和問詢式體驗。
做OTT,阿里早就從系統切入,而且還提供了大量補貼,至今難成。在人工智能、語音爆發的背景下,酷開的超級智能系統有百度背書,期待其能趟出路而非趟到雷。
值得注意的酷開廣告實踐
酷開網絡執行副總裁封保成介紹,目前酷開系統除自有終端外,還通過系統開源共享的模式吸引了飛利浦、松下、熊貓等眾多品牌電視第三方終端,2017年酷開運營的終端約3300多萬臺,其中第三方終端已接近500萬臺。酷開大數據中心顯示,2017年酷開網絡月活躍用戶達1700多萬,日均使用時長308分。
2018年3月,酷開網絡和百度Duer OS共同構建了一個OTT平臺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庫,以求廣告投放的透明和科學。目前,酷開網絡為品牌廣告主推出了開機廣告、霸屏廣告、頻道入口廣告以及智能識別廣告、全局彈窗廣告等13個廣告模式,這些廣告形式還可以任意組合出200多種不同的新形式。其廣告系統具備四大功能,第一精準投放,第二程序化,第三數據完全公開透明的功能,第四強大的大數據支撐團隊。
2018年酷開網絡春節紅包活動嘗試了與品牌廣告主的深度合作,通過實物獎品、現金紅包、福卡、商品代金券等多種展示方式,10天內投入1000萬資源,最終實現品牌累計曝光3.08億次,覆蓋1019萬家庭;在418創維30周年活動中,酷開網絡策劃了電視版大富翁游戲,通過活動界面的品牌商品植入、任務廣告、中獎彈窗、游戲寶箱等廣告形式,投入1500萬資源,最終實現廣告累計曝光2.6億次。
其OTT廣告實踐值得關注與借鑒。
互相印證也相互矛盾的OTT大數據們
來自秒針、AdMaster、酷云、奧維云網以及勾正數據的嘉賓分別在現場分享了他們對OTT市場的觀察分析與數據。有趣的是,這些機構的數據,有些部分能夠互相印證,有些部分卻差異很大,甚至相互矛盾,從側面反映出OTT市場的數據統計之難。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骨軟筋酥網 » 酷開為什么不再賣電視?做生態,是不是趟地雷?
骨軟筋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