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Q1海信電視在日本銷量第二 市場占有率達21.38%
發表于 2025-11-22 05:26:21
來源:
骨軟筋酥網
導讀:據GFK統計數據,海信今年1-15周,電視第市達海信(9.2%)+東芝(12.18%)銷量排名第二,日本天津河西(上門服務)上門服務資源vx《749*3814》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市場占有率達21.38%,銷量已經成功將松下、場占索尼甩在身后。有率

質疑海信并購東芝或是海信敗筆的人,注定被海信電視的電視第市達市場表現打臉。
根據IHS統計數據,日本2018年海信在日本表現驚艷,銷量海信(5.8%)+東芝(10.0%)品牌全年累計銷量,場占市場占有率達15.8%,有率位居第三。海信索尼以13.%排名第四。電視第市達天津河西(上門服務)上門服務資源vx《749*3814》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排名前兩名的日本分別是夏普和松下。
進入2019年,海信和東芝順利度過磨合期,開啟快速搶跑模式。根據GFK統計數據,今年1-15周,海信(9.2%)+東芝(12.18%)銷量排名第二,市場占有率達21.38%,已經成功將松下、索尼甩在身后。
海信雙品牌優勢顯現
海信在日本的強勢表現源于2018年那場并購。
2018年3月,海信以4.5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攬子業務和全球范圍內40年的品牌授權。
來自日本市場的聲音認為,海信并購東芝,或許能讓東芝品牌煥發新生。作為一個日本老品牌,日本消費者不希望東芝彩電就此消弭,而是希望東芝能更好地活著。海信作為中國彩電巨頭,強強聯合能取得雙贏,這遠比東芝破產更值得慶賀。
日本一百年以上的企業有數萬家,除了企業自身經營有方以外,更重要的是市場以包容和客觀的態度來看待企業的發展。因為企業發展良好,不僅僅是自身的榮譽,更代表著這個國家的企業精神和一種象征。
回到海信并購東芝一案上。2018年藍科技在日本采訪時,有日本資深行業人士給出加盟海信的理由是:
雖然日本家電在技術上有創新能力,但在智慧家庭、內容和模式方面落后中國,東芝與海信能形成有效互補。
海信東芝的并購亦是海信在日本的分水嶺。此后,在日本市場,海信和東芝雙品牌開始在日本正式運營。這給日本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
藍科技在日本采訪時獲悉,日本消費者對海信從陌生到熟悉,從觀望到接受,這兩個原因功不可沒:
一是新品迭代快、能快速反應,滿足市場需求。比如2018年12月,日本正式啟動16個4K頻道和1個8K頻道信號的電視廣播,海信成為日本外資品牌最大的贏家之一。
海信在日本推出的支持4KBS電視直播的新品A6800,受到消費者追捧。
包括在去年世界杯期間,海信推出的新品東芝“REGZA”4K電視也受到日本消費者的青睞。
其實,海信的變化與日本需求步調一致,這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眼下,海信新品有機EL電視“55E8100”正式在日本市場上市。這款搭載與海信收購的東芝映像解決方案公司共同開發的高畫質引擎“REGZA ENGINE NEO Plus”讓外界對海信又多了想象空間。
二是用本地文化拉近距離。去年世界杯期間,海信打出的日本廣告瞬間拉近了和日本球迷的距離。
文化認同,是一個品牌可持續發展最重要的基因。也是衡量一個品牌本土化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
海信四個變化對日本市場的提振作用
從日本市場的表現來看,海信雙品牌運營已經漸入佳境。
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目前海信在日本市場的策略有所變化:一是電視品牌正在向全品類邁進,從高端到中端,用不同產品和價格覆蓋不同人群,從而增加海信與東芝品牌的市場廣度。
二是海信全品類優勢凸顯。除海信+東芝彩電以外,海信白電在日本市場最近幾年一直穩步提升。這對消費者認知海信整體品牌的作用不言而喻。
三是海信全球表現對于日本市場有提振作用。2018年海信彩電全球銷量位居第四,最近幾年,在全球范圍內,海信的表現已經甩開索尼。在全球的強勢表現,有助于海信在日本的共振效應。
四是渠道優勢愈發明顯。早期的海信,進入日本后與線下實體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可以說對于海信的銷售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鞏固了線下渠道以外,海信開始在線上渠道加深厚度。
收購東芝,海信在日本乃至全球的市場逐漸回暖。事實上,在中國市場,今年第一季度海信電視的銷售額占有率超過了20%,強勢領跑,優勢擴大。
任何一個資本并購,都不可能立即見效,都需要一個過程。更何況,跨國之間的并購更復雜,需要文化的融合、體系的梳理和共同的價值觀。
面對市場的質疑,海信用業績做出了最好的回應。
在中國市場,海信大幅領先;在日本市場,海信+東芝雙品牌已超過索尼位居第二。
當下的索尼,在日本主場面臨著海信帶來的巨大壓力。來自中國的海信,憑借發展速度、產品迭代速度、適應需求速度超越索尼,這正是海信在日本持續高光表現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