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據美國當地媒體報道,去已一位名叫邁克居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件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價居真實事件。他在社交賬號上寫道,然高自己最近有意將之前購買的古董一臺智能3D電視出售。而他的電的售達美一個朋友卻因一次偶然的機會看中了這款電視,于是視都便希望也入手一臺這樣的電視。但是,他的這位朋友的3D智能電視購買之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順暢。
據邁克在社交媒體上講,他這位朋友為了買到一臺3D智能電視幾乎找遍了美國所有售賣電子產品的地方,而最終只找到了一款LG的電視,而且這臺電視的售價居然為2500美元。而根據數據機構的統計數據來看,美國的電視市場上的電視的平均售價大概為600或700美元左右。而網友也針對此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些網友認為如今3D電視已經成為過去式了,3D觀影潮也已經散去,3D電視已經走向了沒落。而另一些網友則認為如今的3D觀影需求還是占有很大比重的。
那么,3D電視如今到底是在怎樣的一種環境中“生存”呢?據家電網北美分站編輯了解,曾經為廣大用戶創造了視覺體驗高峰的3D電視如今正在慢慢走向電視市場的末端。國際著名調研公司NPD的數據顯示,近些年來,3D電視的銷量正在走向銷量領域的“滑鐵盧”。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電視新品種2013年在美國電視市場的占有率為23%,到了2016年之后,3D電視機在美國的銷量則降到了8%。
這個曾經被視為中高端電視標配的觀影技術在過了一段風生水起的日子之后,如今正在面臨著新科技時代淘汰的命運。雖然目前市場上的3D影片資源越來越多,但這些影片在電視機上實現播放的可能性卻很小。
首先,從用戶的觀看體驗來說,3D影片更適合在電影院這樣特定場景下觀看,電影院所獨有的進入式場景能夠讓用戶更好地感受到3D影片的魅力之所在。而3D電視在則無法實現3D影片對于觀看環境的特殊要求。其次,3D眼鏡的配置對于用戶來講依然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尤其是對于那些原本就患有近視的用戶來說,會顯得更加不方便。目前市場上的3D眼鏡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主動式3D眼鏡的圖像效果相對來說比較出色,但跟其匹配的價格也相對較高。被動式3D眼鏡也稱偏光式3D眼鏡,價格相對便宜,但安裝調試的程序比較繁瑣。
作為用戶享用3D影片所必備的工具,3D眼鏡因其與電視的使用環境之間的沖突而成為了3D電視進一步發展的阻礙。根據美國當地媒體的相關報道,美國本土電視品牌霸主VIZIO早在2013年就宣布放棄對3D電視的研發,而電子巨頭三星也在2016年宣布停產3D電視。現如今的電視市場上已經很少能夠看到3D電視的身影了。
相關專家分析,3D電視走向沒落其實是科技產品之間的一種迭代而造成的。從本質上而言,3D技術的存在就是為了提升人們的觀影效果,而當更高的觀影技術出現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占弱勢的一方也應該將舞臺上最顯眼的位置讓出來了。而且3D電視并不是在真正意義上的3D,電視上的2D轉3D功能所能實現的就是子幕的3D化,故而不能為用戶提供較好的感官體驗。
4K技術的發展也是3D電視沉寂的重要因素。4K技術所特有的高清分辨率讓搭載4K分辨率的電視迅速占領了消費者市場。如今的電視市場,4K電視的市場占有率正在逐步擴大,而有著更高顯示水平的8K電視也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有專家認為,8K電視所具有的超高分辨率以及大屏優勢將會成為其進一步開發家庭電視領域的重要法寶。


相關文章




精彩導讀
熱門資訊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