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電市場“減量增收” 4大看點值得關注
1.線下渠道份額大 線上渠道潛力旺
在銷售渠道方面,業設從比例上看,年第線下渠道占據很大優勢,季度計襲份額為70%;但是彩電從趨勢上來看,還是市場線上渠道更有潛力,在眾多銷售渠道中,外資全部線下渠道均呈現出下降勢頭,品牌深圳外圍電話(微信189-4469-7302)深圳外圍外圍上門外圍女真實可靠快速安排僅線上渠道的專業電商版塊增加了17%的市場分額。

2.外資品牌回殺 沖擊國內市場
自從近幾年國內互聯網電視品牌興起后,外資彩電品牌在中國的市場表現就一直不太樂觀,甚至出現了很多外資巨頭被擠出中國市場的情況。在這場“中外爭奪戰”中,可以說互聯網電視品牌的“價格戰”策略功不可沒,不僅把外資品牌“打趴下”了,就連中國傳統彩電品牌都受到了重創。但是去年面板成本價格突然上漲,迫使一直走低價策略的中國互聯網電視品牌實行漲價,幾輪漲價過后,嚴重削弱了它們的價格優勢,于是用戶又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技術實力雄厚、底蘊悠久的外資品牌。
外資品牌這兩年雖然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但在產品研發和品牌塑造方面始終也沒閑著。LG集中力量研發OLED電視,搶占新技術和高端市場;夏普進軍8K的意圖非常明顯;索尼電視也開始“放大招”,OLED顯示加上索尼大法黑科技,再請到胡歌作為代言人,屢次吸引用戶的眼球。
另外,外資品牌電視在近些年也加快了智能電視的布局,除了三星電視以外,索尼、夏普、LG等品牌都搭載了安卓系統,具有非常強的開放性,用戶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電視的娛樂功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用戶還可以通過安裝當貝市場實現下載電視軟件的功能,開放包容、兼收并蓄才是獲得長久發展的必經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品牌銷量在第一季度下滑明顯,達到4.1個百分點。ZNDS認為,第一季度是互聯網電視發布新品的時期,除了315促銷以外,幾乎沒有大的促銷活動,這讓以線上銷售渠道為主的互聯網電視品牌十分被動,隨著第二季度促銷活動展開后,互聯網電視品牌的份額將會回升。

3.大尺寸趨勢持續明顯 用戶都愛看“大”電視
大尺寸趨勢從去年就已經是老生常談,隨著消費升級和對品質的追求,用戶開始越來越愿意購買更大屏幕來享受客廳時光。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25吋甚至29吋電視就已經算是“大屏”,眨眼快30年過去了,別說是32吋、43吋,就連50吋都已經夠不上“大屏”的資格,消費升級之疾,時代發展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據數據統計顯示,在2017年第一季度彩電市場銷售尺寸分布中,55吋電視最受歡迎,市場份額高達27.4%,55吋、60吋、65吋和70吋銷量分別上漲了6.8%、1.7%、1.1%和0.3%。“大屏”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直接追求。
4.“顏控”的福利 多元化工業設計
無論產品實力多強,這個世界上還是有“顏控”的,因此彩電企業也開始越來越重視彩電的外觀,精致、漂亮、美觀成了很多電視廠商的工業設計追求。
數據顯示,曲面、無邊框、超輕薄、分體、彩色等設計風格開始擁有更大的市場占有率。在第一季度的市場表現中,曲面電視很受歡迎,其市場滲透率達到了6.9%,同比去年上漲了3.8%;無邊框電視的市場滲透率為1.3%,同比去年增加了0.2%;超輕薄電視也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追求,市場滲透率達到2.2,同比去年上漲了0.8%;還有分體電視,也是今年電視工業設計里的熱門,其市場占有率約為0.5%,同比去年也上漲了0.2%;彩色外觀的電視也受到了用戶的認可,土豪金的市場份額達到了11.1%,玫瑰金的市場份額也達到了5%,并且一些電視品牌還推出了定制外觀顏色的服務,例如雷鳥電視,彩電正在成為真正的“彩電”。

二.315品牌促銷周 總銷售額大幅增長
第一季度的大促當屬315品牌促銷周,據中怡康數據,在315品牌促銷周中,線上市場總銷量同比增長了13%,總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7.6%;線下市場總銷量同比下降了2.9%,但總銷售額增長了11.7%。彩電均價也開始緩慢上漲,線上均價約為2909元,線下均價約為3906元。
奪得315促銷線上TOP3的品牌分別是海爾、小米和長虹;斬獲315促銷線下TOP3的品牌分別是夏普、TCL、長虹。
三.418促銷成五一促銷前奏
人間四月芳菲盡,促銷大戰始盛開。轉眼就步入了第二季度,作為五一促銷的前奏,418促銷打響了第二季度促銷第一炮,從目前的戰況來看,在產品特色方面,依舊是大尺寸占據優勢;在價格方面,第二季度促銷競爭將會比第一季度更加激烈,五一、端午等促銷大季將會把價格稍稍拉低。
*圖片來自奧維云網
作者:焦點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gif)



